互联网 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课件点播>计算机类课程>机械制造工程学  

教师姓名
焦黎
性别


教材名称   《机械制技术基础》
课程简介
     机械制造工程学基础作为机械制造系的必修课程,是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本课程以“金工”实习为基础,以制造过程自动化为目标,主要讲授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让学生掌握从“T、Q、C、S、E”( 效率、质量、成本、服务、环保)五个方面去分析和解决制造过程自动化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以至于专业研究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
学时
80学时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6学时)
     §1 制造与制造技术
        生产制造的含义
        制造的类型
        机械制造的范畴
     §2 制造过程和系统
        生产过程和制造过程的概念
        制造系统的组成
        制造过程的“三流”
     §3 机械制造技术的地位和发展
     §4 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 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14学时)
     §1 机械制造工艺方法与工艺过程
        零件加工工艺方法分类
        去除法、成型法和增量法的定义和特点
        工序的定义和工艺规程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特点
     §2 机械加工方法
        切削加工表面的成型原理及四种方法
        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切削参数与切削用量
     §3 基准与装夹
        基准的概念
        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
        “装夹”过程
        六点定位原理的概念
        过定位与欠定位
        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
        常见定位元件的约束自由度分析
        定位误差计算
     §4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工艺系统的组成
        机床的分类和型号表示方法
        机床的组成、工艺范围与参数
        夹具的分类和组成
        刀具的分类和组成
        刀具角度
        刀具材料与刀具性能
     §5 成组技术(略)
     §6 零件结构工艺性
        结构工艺性的概念
        影响结构工艺性的因素
        常见的结构工艺性问题举例
   第三章 切削与磨削原理(14学时)
     §1 金属切削过程
        切屑的形成过程
        三个变形区的概念
        切屑变形的衡量
        切屑变形与积屑瘤
        切屑类型及其影响
     §2 切削力
        切削力的产生
        切削力的计算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3 切削热
        切削热的产生
        切削温度
        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4 刀具磨损、破损与使用寿命
        刀具的损坏形式
        刀具磨损的原因
        刀具磨损标准
        刀具使用寿命与切削用量
        刀具破损
     §5 切削参数选择
        材料可加工性的概念
        可加工性指标
        刀具参数选择
        刀具耐用度优化
        切削用量确定
        切削液选用
     §6 磨削原理
        磨削过程与磨削表面形成机理
        磨削加工的特点
        砂轮特性
        几种磨削方法
   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18学时)
     §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质量的定义和组成
        机械加工质量的内容
        机械加工精度的保证
        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2 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原始误差
        误差敏感方向
        工艺系统原有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原理误差
        设备误差
        安装误差
        调整误差
        测量误差
        加工过程中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
        刀具磨损
        工件内应力
     §3 机床几何误差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回转运动精度的影响
        导轨精度的影响
        导轨形状精度
        导轨位置精度
        传动链精度的影响
     §4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与受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工艺系统刚度
        误差复映
        提高工艺系统刚度的措施
        工艺系统的热源与温度分布
        受热变形与加工误差
        减少受热变形误差的措施
     §5 加工误差统计分析
        误差的类型
        加工误差的分布规律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
        分布曲线法
        正态分布法
        废品估计
        工序能力指数
        点图法
     §6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因素
        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因素
        加工表面变质层
        冷作硬化
        残余应力
        磨削烧伤
     §7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及其控制
        振动对机械加工的影响
        受迫振动及控制措施
        自己振动及控制措施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16学时)
     §1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工艺规程的作用
        工艺规程的形式
        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
     §2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分类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3 工艺路线的拟定
        加工方法的选择
        经济加工精度的概念
        表面的加工活动链
        各种精度等级条件下的表面加工方法
        加工阶段的划分
        加工顺序排序
        工序集中与分散
     §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工序公差的确定
        加工余量的概念
        加工余量对机械加工的影响
        影响加工余量大小的因素
        工序尺寸的确定
     §5 工艺尺寸链
        尺寸链概述
        尺寸链的定义与组成
        尺寸链分类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工艺尺寸链
        保证设计要求的工艺尺寸链计算
        保证加工测量的工艺尺寸链计算
        定位误差的工艺尺寸链计算
        保证加工余量的工艺尺寸链计算
     §6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略)
        CAPP的概念与意义
        CAPP原理
        派生式CAPP系统
        创成式CAPP系统
        CAPP的关键技术
        信息输入
        工艺决策
        专家系统
     §7 工艺过程的经济性分析
        生产力与经济性的概念
        生产力与经济性的定义
        生产力与经济性的关系
        时间定额的定义和组成
        提高生产率的途径
        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工艺过程优化
   第六章 机器的装配工艺(4学时)
     §1 概述
        机器装配过程
        装配过程的组织形式
     §2 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装配工以规程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设计步骤
     §3 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方法
        装配精度的概念
        装配尺寸链
        装配方法
        互换装配法
        选择装配法
        修配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
     §4 机器的自动装配(略)
   第七章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4学时)
     §1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
     §2 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工
       概述
       加工精度的发展
       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工的概念
       提高加工精度的技术手段
       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工的机械加工方法
       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切削加工
       精密磨料加工
       微细加工技术
     §3 非传统加工方法
       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分类
       电火花加工
       电解加工
       高能束加工
       超声波加工
联系方式
jiaoli@bit.edu.cn




北京理工大学 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315号